?各位同道:
? ? 咨詢脫落,對于咨詢師來說,有人說過,那是一種無法言狀的“挫敗”,相信每一個咨詢師都有過這樣的經歷。我也有過這樣的體驗,就好像,我把自己當成來訪者的“向導”,引領來訪者前行,我滔滔不絕的講述,陶醉在自己的“理論”里,殊不知,來訪者早已站在“拐角處”,要么目送我“滑稽”的背影,要么就幡然醒悟,“這個咨詢師拯救不了我,我對他失望透頂”,轉身離去。
· 識別 ,判斷? ?
? ? 作為咨詢師的我們,可能只顧惋惜自己價值的荒廢。其實由于咨訪關系的不匹配,造成的脫落,給來訪者帶來的失望和無助更可怕,因為來訪者不得不依然面對灰暗,再次忍受痛苦,重新摸索出口。
? ? ?首先,我們先來談談如何判讀咨詢脫落。很多癥狀不嚴重的來訪者,一次的咨詢,他找了被看到、被關注到的感覺,咨詢師“恰到好處”的陪伴,來訪者“藥到病除”癥狀緩解了,他們想嘗試去適應生活,這雖然是單次咨詢,但不屬于“脫落”。還有來訪者由于客觀的情況暫停咨詢……。我覺得咨詢師首先有判斷來訪者脫落的“敏感度”,有時也可以借助 “回訪”,來訪者在答復回訪時,回復我們“沒有效果、還是那樣……”,也有來訪者為了避免我們的追問,敷衍我們“好一點”等等,我們都可以判斷咨詢脫落了。這個時候我們需要反思,我們的咨詢為什么會脫落。
· 分析,理解? ?
? ? 我們可以從首次訪談開始分析,問題出在哪里?其實,咨詢效果是一方面,我們都知道“來訪者是自己問題的專家?!彼詺w根到底,來訪者首先需要的是一個安全的、叫自己舒服的環境和關系。
? ? 很多來訪者之所以能一次次的走進咨詢室,就是適合的咨訪關系吸引他的。50分鐘不長不短的咨詢,咨詢師與來訪者共同經營的一個“溫床”,在這里,來訪者在咨詢師的安撫下,叫來訪者的心靈舒展一下,叫他們的軀體柔軟下來,那一刻,他們摘下面具,卸下鎧甲,放下長矛,躺在這張溫床上,把自己的創傷展示給咨詢師,咨詢師有自己的言語安撫來訪者,用自己的態度接納來訪者。一次的療傷令來訪者享受其中,走出咨詢室,接下來一個星期的緩沖,給來訪者探索自己的時間,來訪者對下面的咨詢充滿期待。這是我們所盼望的一個良性循環的咨詢。
? ? ?很多來訪者他們是來跟咨詢師要方法、要答案的。面對這樣的來訪者,我覺得他們已經有了答案,只是缺少付諸行動的思想準備。一個糾結離婚的中年女性,心里一直渴望自由,她來咨詢只是缺乏自己裁決的決心,咨詢師的工作就是設身處地的理解,和教會來訪者跳出自己糾結的圈子,審慎自己的過去,展望自己的未來,來訪者在這個舒服的咨訪關系里,探索自己的價值,坦坦蕩蕩的做出決定,開始扎扎實實的生活。
如何改進我們的不足?
· 多嘗試,勤反思? ?
? ? 說來說去,想成為來訪者“信任”的咨詢師,也就是維持一個穩定的咨訪關系,咨詢師不但需要理論和經驗武裝自己,更重要的需要建立一個咨詢師為主導的健康、可靠、舒服的咨訪關系。咨詢師通過學習和實操,終有一天,能夠自如的把握咨詢方向,“恰到好處”的幫助來訪者探索自己,叫來訪者重新回到自己的生活軌跡,那是咨詢師和來訪者共同的目的。
******,如果不幸我們的某個咨詢脫落了,咨詢師同行們,我們要感謝來訪者勇敢的脫離我們,尋求更適合的關系。這時,我們會冷靜下來,從像“獨角戲”這個尷尬的咨詢關系里抽身出來,想想來訪者的“拋棄”意味著什么?即使有“挫敗”的感覺,也叫自己跟這種感覺待一會,然后再從首次訪談分析,看看問題出在哪里。因為幫助來訪者解決問題是我們的使命。我們能練就跟來訪者站在一起的本領,是我們開展工作的前提,也是幫助來訪者探索自己的保障。
|